
05
2023
-
01
“大玩具”or“黑科技”,我们为什么需要植保无人机?
广阔农村 大有可为,未来,期待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“新农人”中 借助科技的力量,逐梦家乡田野。
作者:
承包300亩 返乡后“壮举”
作为一名标准的95后,苏智从去年开始结束深漂生活,带着储蓄的钱返乡创业。可能因为年轻,苏智“敢闯敢拼”,在家人的支持下一口气承包了乡里300亩地种粮食。不少村民看到苏智的“壮举”,都认为他很傻。因为现在种粮成本非常高,先不提需要在炎炎夏日中忍受酷暑进行田间作业。关键在农时,好不容易雇齐了人员,还要负责他们饮水、吃饭,一干就是十天半月,效率低、成本高,得不偿失。面对众人的质疑,苏智没有理会,因为他自有秘密武器。在深漂的那几年,他在展会中接触到了无人机。通过学习,他了解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的区别,进而也接触到了植保无人机。
用植保无人机代替人工播种、撒农药和化肥,当地一些老一辈的农民都觉得太离谱了,认为这就是个“大玩具”。苏智不多解释,想用成绩说话。
农忙时,苏智先利用植保无人机对稻田面积进行测量、打点,精准定位后建模,对实景进行作业规划。随后,在遥控屏幕上轻点几下,远处无人机智能地将种子播撒到田间,不到2小时,就完成了300亩地的播种工作。
此后,用同样的方式,苏智继续用植保无人机进行除草、杀虫还有撒肥等作业。“相比较传统的植保方式,无人机更加高效,更加省力,更加环保。”“本来需要十几人花十来天干的活,无人机数小时内就能结束。关键它还集播种、施肥、喷农药等于一体。人工植保一亩地的花销在几十元左右,植保无人机只需几毛。”苏智表示,这不仅大大节省了他的成本。经过测产,他那100亩地的亩产比别的村民还多80公斤。有了这直观的感受,当地其他种粮大户纷纷都购买了植保无人机,如今这些植保无人机已成为他们田间的“新宠”。
自主作业,操作简单
目前,大多数植保无人机可垂直起降,所以起飞场地不需要很大,随时随地都可起飞。而且,为了使植保无人机操作更加简易,大部分植保无人机都可实现自主作业,作业完毕后,自动返航降落。
比如永悦科技的植·Plant系列植保无人机就标配前后避障雷达,能实现一键起飞,自动避障,全程自主飞行。
而且植·Plant系列是整机生产,防水抗风,机翼还能折叠式操作,维护也比较简单方便。
效率更高,成本更低
一台好的植保无人机一天的作业量是人工的100-300倍,甚至还要更高。
举个例子:
喷洒药物时,原来用人工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喷药一人一天作业面积不到10亩。粗略的计算,假设人工成本每天200元,那可得出亩成本。
亩成本(元/天/亩)=人工成本(元/天)÷亩数=200÷10=20
比如植·Plant120,性价比极高,防治效率一天能够打2500亩地,就相当于把亩成本降到0.08元,可以说相当划算。
省水省药,更加环保
植保无人机作业可达到省药30%左右,省水百分之90%左右,对土壤、水源的污染少。
无人机作业时能飞到农作物上方3-5米左右,螺旋桨产生的气流能使作物叶片翻转过来,使药液随气流进入作物的不同部位,比传统喷洒的药液附着率高50%。
同时,植保无人机喷洒的雾化程度高,雾滴更小,可以使药物牢固的附着到作物表面。
举个例子:
传统人工喷洒农药15升药液只能用2亩地,药液附着率一般不到10%。
拿植·Plant120来说,它载药量为52L,药液估算可喷洒80亩地,同时配有抗飘逸雾化喷头,比传统喷洒的药液附着率高50%,在药物成本上可节约了一大笔费用。
适应性强,安全
植保无人机作业可以克服大多数作业环境,比如丘陵、盆地等人工不好进行作业的地带。
而作业过程中,人只需要站在远处操控植保无人机,可避免长时间接触农药。
永悦科技的植·Plant系列植保无人机手动、AB 点以及智能规划模式一应俱全,能支持各种农作物及果树作业需求。即使面对北方的大地块,植·Plant系列也有80公斤的大载重机型,播种撒药的同时也可帮助果农进行短距离运输。
来源:
相关新闻
2023-01-05